我的账户
青田新媒体

自媒体资讯干货

亲爱的游客,欢迎!

已有账号,请

立即登录

如尚未注册?

加入我们
  • 客服电话
    点击联系客服

    在线时间:8:00-16:00

    客服电话

    400-000-0000

    电子邮件

    xjubao@163.com
  • APP下载

    青田新媒体APP

   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

  • 官方微信

    扫描二维码

    关注青田新媒体公众号

青田新媒体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

修缮紫禁城,工匠相知古迹

2022-07-30 发布于 青田新媒体
施耐德UPS电源

2018年5月22日,故宫博物院,工人们在对地砖进行修补。针对宫内地面地砖因历史悠久、行人踩踏等损毁实际,故宫博物院分块、分时、分段对破损地面进行修补。图/视觉中国

600多年的故宫,伴着600多年的修缮史。明清时期,故宫有过五次大修。新中国成立初期和1974年进行了两次重修。

2002年,针对古建筑现状,故宫再次启动大规模修缮计划。此次修缮持续18年,因其规模空前被称为“百年大修”。

2013年9月8日,午门东侧雁翅楼,工人在脚手架上进行维修施工。黄月摄

2015年4月2日,大高玄殿建筑群,工人们将需要更换的玻璃窗拆下。新京报记者尹亚飞摄

修缮之路并不平顺。故宫古建筑修缮在长期发展中已形成独有的工艺方法和体系,曾培养了几代优秀的工匠队伍。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单霁翔介绍,由于古建与普通工程建筑管理特点不同,故宫古建修复遇到招投标、政府采购等问题。因为自身单位无法参与故宫工程招投标的限制,2010年故宫修缮队伍解散。后来一些单位承接故宫古建项目,都是在中标以后开始筹建队伍,大量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施工人员进入故宫,“我们发现这个问题后就叫停了一些项目”。

2016年全国两会,单霁翔作为政协委员提交了一份《关于建立故宫古建筑研究性保护机制的提案》。其中提及,对于故宫古建筑修缮来说,“特事特办”就不能再把古建筑修缮作为“古建筑修缮工程”,而必须上升为“研究性保护项目”,不能再采取“项目招投标”方式确定实施队伍,而必须有稳定的掌握官式古建筑修缮保护技艺的专业队伍。

2016年11月26日,西华门北侧,工程人员测量城砖数据。当日,故宫城墙修缮工程正式开工。新京报记者浦峰摄

2017年10月13日,古建木作“比武”现场。新京报记者浦峰摄

在国家有关部门支持下,同年,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启动。这是故宫创新启动的四项研究性保护项目中为首的一项,其余三项为乾隆花园、大高玄殿和紫禁城城墙。

该项目是故宫博物院在古建修缮方面的首次尝试,即以保护的手段、研究的态度对待古建筑修缮,使工程在保证质量的同时,最大限度还原和展现历史信息。

2018年4月15日,故宫修缮古建筑。图/视觉中国

此后两年多时间,研究人员开展了33项课题研究,进行了文物记录和撤陈、文物残损病害修复、古建筑勘察测绘、匠人培训选拔等工作。2018年9月3日,养心殿正式启动古建修缮工程。单霁翔表示,未来故宫每项工程都将是研究性保护项目。

今年年初,北京市文物局陆续对一批文物修缮工程作出批复,故宫城墙(西北段)列入其中。

纪录片《我在故宫修文物》播出时,曾一度引发热议。片中钟表修复师王津说,“干这一行要坐得住,必须安静、安静、再安静”,显示出工匠与文物间的相知相遇,千年传统技艺的传承和温度。古建修缮,亦如此。

2018年9月3日,养心殿屋顶的宝匣是故宫第一个被发现的彩绘宝匣。新京报记者浦峰摄

2018年9月3日,养心殿,存放在正脊的宝匣被取下。当日,养心殿正式进入古建筑研究性保护修缮工作的实施阶段。新京报记者浦峰摄

记者尹亚飞浦峰马瑾倩

编辑刘晶张湘涓

校对付春愔

1

鲜花
1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

请发表评论

全部评论

相关阅读

  • 青田新媒体
    1970-01-01
  • 青田新媒体
    1970-01-01
  • 青田新媒体
    1970-01-01
  • 青田新媒体
    1970-01-01
  • 青田新媒体
    1970-01-01
  • 青田新媒体
    1970-01-01
青田新媒体

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

相关分类
热点推荐
关注我们
青田新媒体与您同行

客服电话:400-000-0000

客服邮箱:xjubao@163.com

周一至周五 9:00-18:00

青田新媒体 版权所有

Powered by 青田新媒体 X1.0@ 2015-2020